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QE 3 - 再續股市神話 ?

QE3在14/9的凌晨終於出台,我當時在做什麼...我在睡覺,真的是睡覺,為什麼 ? 因為我當晚不用番夜班,更重要的是一早部署好了,看著出台的當天我已經收到大約十幾個朋友問我如何看後市,不過我相信有不少人都會問,什麼是QE ? 對後市有什麼影響 ? 又會有什麼負面影響 ? 有人話油金股會大升,有人話只是虛火一道,這篇文章不會太難,因為我相信大部份朋友都不會太有興趣於中秋看一篇過於學術的話題,而且大家應該看過一些家庭悲劇,話老豆過大海輸錢,然後借錢再賭,借錢再賭,借錢再賭...在我眼中QE就是像這麼一回事...做一做賭徒跟大家過下引就算了。





QE1為市場注入17000萬元

QE是經濟救星 ?

說是賭徒過引,因為在我眼中QE就好似賭仔輸錢再借錢一樣,(不代表我不喜歡QE,事實上我非常喜歡),我前一篇文章都提過QE如果不作太深入理解的話,就當是美國聯儲區放水印銀紙好了,聯儲局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曾經引用milton friedman的比喻當成是有人坐直昇機在半空派錢好了,所以當年都有人稱伯老為(Helicopter Ben),事實上QE的全名係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08年金融海嘯之後,市場借貸活動非常少,經濟表現十分差,美股趺至十年低位,大型銀行企業相繼出現問題,失業率超過9%,聯儲局就決定就大印銀紙,購買市場上的抵押貸款資產,證券,國債,為市場注入高達17000萬的資金,使得緊張的借貸活動變得寬鬆,當年美國一出招,環求股市立刻大漲,恆指一年間升幅高達60%,標普500升幅更達80%,市場普遍認為是QE的出現,使得經濟復甦,避過類似30年代的大蕭條。


QE對經濟的影響力度愈來愈少,
QE1令股市上成8成,QE2只有4成

好境不順,問題接二連三 ?

事實上除了股市上升外,美國的real GDP都由09年-5.3%升至10年+2.3%,非農業職位增加40.8萬個,失業回落至8%,美國樓市也開始回穩,不過好境不常經濟強差人意是現實,隨著歐洲各國債務危機的出現,使得本來已經穩定環球經濟氣氛再次變差,美國當時一如預期推出6000億美元再買國債,在理論上來說,美國這種算是學術上OPO式操作,本來可以推低借貸成本,使得投資上升,經濟好轉,但事實上自08年的金公融海嘯之後,市場借貸變得非常審慎,簡單來說沒有對推動經濟構成太大影響。


市場不智,各國更不智 ! 

不過市場總是不成熟的,消息一來,股市升幅高達40%...如此一來,雖然對實體經濟沒有幫助,但各國已經爭相模仿,先有日本式的QE,再有歐洲的LTRO(歐式QE),後來美國更有所謂的扭曲操作OT1,OT2,其實一眾的舉動,都只希望為經濟打強心針,但事實上美國不少的分析員也指出,QE1的成功其實只是因為經濟剛巧到谷底,QE2 是失敗,OT1是失敗,OT2是失敗中...因為問題的主因,是各國過度消費,借錢渡日的習慣實際上沒有改變,美國的評級機構都曾經警告,若QE3出台,將可能降低美國評級。大家說歐洲債務危機重,其實美國日本的更重,大家可以到書局買一本叫<大債時代>的書,或者是黃元山的<金融黑洞>,入面描述了各國債台高築的問題,很不錯的。




機會難得 ? 我還有沒有機會借勢賺錢 ?

這個其實應該是我回答最多的問題,我個人事實上在下半年開始就一直看好黃金等貴金屬及其他商品的情況,原因簡單,錢印出來,自然就要找地方,要有少許避險功能,首選當然是黃金,我兩個月前hold了60-70%的黃金,現在黃金已經1800了,減持了少許,我看還有空間,不過空間不多,今次機會難得嗎 ? 可以勉強回答是的...但其實大家都要明白,市場就是一個循環,大家不求緊慎的話,其實完全可以假設錢只會在商品,股,匯,債券中移動,QE3之下,市場多左筆錢,筆錢去邊,該範疇相關的自然會升,捉住錢的流動,就可以捉住賺錢的機會,所以要做/學投資,不可以只單是看一個市場,例如...兩個月前有人問我,幾時買歐元好,我當時話而家就買...為什麼呢 ? 下次再講 ! 

P.S.提一提大家,投資就係投資,不要做賭仔。中秋節是人月兩團圓的日子=]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糧食危機.商機 ?

本來想每星期都寫一篇的,但這期間工作實在太忙了,分身不暇之下只好把文章推遲發表,不過朋友都問我何時會再有新文章,在不能辜負身邊的朋友及自己手痕的情況下,所以即使身處大O期間,想打一篇跟大家談談先前提及的農產品問題。

在6-7月的兩個月期間糧食價格的升幅持續,並未放緩

農產品投資也能成為商機 ?

大家有留意過新聞的話,應該知道最近因為美國大旱,農產品價格升幅不少。不過一般農產品投資,香港人應該比較少接觸(美國人在這方面一早已經熟得不得了),香港人對於其升趺的原因及其可以投資的方法,也比較少去了解...所以這篇文我會簡單的談一談近期農產品升趺的原因,及其相關的簡單的投資方法。
事實上由年初至今,其實玉米,大豆,小麥期貨價格(不知什麼是期貨,可以略過,留待下次解釋)都是橫行的,即是沒有什麼變動,但是一踏入6月玉米及大豆價格都上升超過30%,當中玉米更在一個月內由$550升至接近$800,其價格比起08年時的糧食危機還要高。


糧食升趺的主因 - 天氣

美國氣象部表示西部及中部乾旱,
影響大篇農作物的授粉期,繼而影響農產品價格。
在價格上升的背後,大家有想過糧食價格是由什麼主導的嗎 ? 相信有學過簡單經濟學的同學也會知道,就是供應及需求(supply and demand),不過是那個需求那個供應呢 ? 事實上美國現在其實面對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乾旱,根據美國國家氣象中心的資料,全國五成半的地區受乾旱影響,包括在西部及中部這些主要的玉米種植帶,而農業部的資料也顯示,受影響的農地達3900萬公頃 ; 另外,大家未必知道其實每年3月都是美國玉米及大豆的下種期,到了6月便是授粉期,9月便會開始收割...所以這期間任何一切不穩定的天氣對於糧食的產量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供應減少,價格上升,這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了。


 美國救市行動成為推高價格的幫兇

著名經濟學家Milton Friedman提出,
當更多的金錢追逐更少的物品,
便會使得物價上升。
不過單純天氣因素,事實上是不足以一個月內推高玉米大豆4成價格,那為什麼還會出現這個情況呢 ? 事實上大家未必知道,每年日本韓國等的國家也會向美國購入玉米大豆作儲備,當他們預期美國出現大豐收時,便會在8月9月份向美國吸納大量便宜的玉米大豆,可惜今年由於錯誤估計乾旱的來臨,令各個國擔憂糧食儲備不足,同時間紛紛入口大量糧食,一時間把價格推得更高,有朋友會問他們沒有自己生產的嗎 ? 事實上因為氣候條件關係美國的大豆,玉米,小麥的生產量是全球之冠的,很多國家也會用其作為儲備 ; 再者,美國的QE3預期出台(第三輪量化寬鬆︰不明白的話就當第三次印銀紙),使得大量資金偷步進入商品市場,使得糧食價格再一步炒高,換轉更加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把銀紙印出來,使得更多的錢追逐更少的物品,這是最典型的物價上升。



會否出現通脹風險 ?

糧食價格的上升對我們生活有很多不同的影響,不過因為這不是地理課,所以我就先不提了...雖然內地通脤情況時有減慢,6月份只有2.2%,是29個月新低,但事實上情況沒有想像中理想,因為中國是全球第二的玉米消費國,而且因為玉米作為豬的主要飼料關係,豬肉的價格也因此上升不少,所以當上遊的肉類價格上升後,下遊的肉類加工也會同受打擊。這也正正表明了為什麼中糧油(606),雨潤(1068)等股價持續受挫。而香港的入口豬肉價格,還是其他糧食價格也是上升了不少的。(按︰傳聞有朋友見到我fb post左雨潤股價反彈,之後才去入貨,第二天輸了一成,其實我想講...這個就是跟人手影以及找人幫手的分別,就正如大家跟索羅斯手影的話一定出事的...- -")



這是危機,是商機 ?

近月芝加哥小麥價格自6月開始上升,
高峰時升幅超過70%
事實上糧食危機,加上預期QE3而引發出的新一輪的通脹危機固然令到生活水平下降,但無可否認,若能抓好農產品價格上升下降的因素,便能夠在下一次升幅中受惠,不過要明白每一次乾旱的月份及地區都不一樣,對農產品影響都不完全相同,大家千萬不要一概而論...以為乾旱發生農產品價格一定上升,這是完全錯的。

而每次當我講到最後,通常大家都會問一條問題,就是那如果我真的看好農產品的話,我還可以買些什麼 ? 雖然不可以宣傳,但還是可以講基本的,看好農產品而投資當然不是買一兩根玉米放在家裹,其實最簡單直接就是農產品期貨,還有市場比較少見的農產品實物基金,其次就是部份糧食的相關股票,不過這些就要看大家手上資金及個人風險而決定,同樣地都不能一概而論。
 


小後記︰

我這個blog雖然會有少少的嚇親人一係就唔更新,一更新就凌晨6點更新一次,不過這個blog其實是會分9個章節的包括︰國業策略,投資入門,版塊點評,商品期貨,環球市場,一周短打,理財有道,個人投資策略,名家投資哲學...還有什麼題目的話,大家可以隨時提出,有能力的話一定會再更新滿足大家的。希望大家喜歡這次的文章吧 !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序︰致富的關鍵 - 藍海視野

小時候的我就喜歡投資及寫作,本來應該要待在辦公室裹做分析及投資的工作,大概是因為我實在按耐不住自己筆桿的寂寞,所以還是開了這麼的一個blog來,小時候辯論隊的老師說我的想法很奇怪,與主流的都不一樣,或許這就是我的不同之處,所以我會在這個blog上以最簡單的文字分享我在投資, 經濟, 政治上, 分享那些與街外人完全不一樣的看法,故我稱為藍海視野。



第一次出日記,不斷在想要寫什麼好呢,看著電視上那些財演(對...行內人叫他們做財經演員)的表演,他們在說著,什麼位置支撐著,什麼已經嚴重超賣,什麼形成頸線阻力位,說得頭頭是道,大家有看過的都應該聽過吧 ? 打去的觀眾個個似明非明的哦了一聲,我就想到自己第一篇文章要寫什麼了,不如就由一些技術分析的問題入手,講一講我對於技街分析的看法吧。


所謂的 技術分析簡單來就就是看圖表,由歷史數據中找出一些背後的原理來捕捉未來升市趺市,有一段時間我覺得很神奇,對他們也十分著迷,後來發現有些什麼問題,之後就很少用,現在完全不會用......通常新手買股票大多數著眼於短炒,希望以最快的時間賺最多的錢,對股市什麼都不懂的他們來說,通常會買一兩本講技術分析的書去讀讀,讀多了就以為自己掌握了股市的命脈,說什麼出現黃金交叉,又說什麼股市嚴重超賣了,然後就訓身落場,結果omg的輸得一敗塗地。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他們失敗了 ? 是他們學藝未精嗎 ? 非也,事實上,他們都跟足書裹的內容了,有些聰明的可能還會集合了多個訊號才入市,那為什麼還會損手爛腳的出來呢 ? 又是否代表技術一無是處 ?


技術分析的由來

Charles Dow - Dow theory的著立者
要明白這個現像,我們必先要了解到技術分析的由來,事實上這些技術分析都是以往一些股壇大亨創做出來的指標,而要講到最先的技術分析,就必定會數到Charles Dow,這個就是華爾街日報(WSJ)的首位記者以及道瓊斯公司(Dow Jones company)的創辦人之一,他著立的Dow Theory對金融界發展影響深遠,這套理論包括了三個重點,第一︰價格反映所有市場行為 ; 第二︰股價的形成不是隨機的 ; 第三︰歷史會不斷重覆自己(三點加埋簡單一句,就是認為可以透過歷史數據找出未來股價升趺),由於當時的股票的分析大多集中基本分析,所以這套另類的理論很快就深入民心了。發展到後來1978年Wellies Wilder發表出大家今日耳熟能詳的RSI,DMI,SAR指標 (這些指標都代表一些買入賣出訊號),加上電腦的應用,這些指標在圖表裹充分表現出來,簡單易明,而事實上有不少著名的交易員,及對沖基金更因為這些指標而發財了。


Dow Theory的簡單應用




技術分析的問題

在3月出現黃金交叉後,股市一直未有突破
既然這些指標這麼準確,那不是很易發財嗎 ? 事實上情況沒有想像的理想...技術分析雖然簡單易明,但事實上有很多實證給我們看到,基本上所有指標都是站不住腳的,例如今年3月港股到21000點時出現的黃金交叉 (短期(<50天)股價平均線升穿長期(>200天)股價平均線的交叉,指出股市出現利好的買入訊號),但事實上港股升勢沒有多久便趺回到19600點水平,可看出技術分析不一定準確,這些例子比比皆是,又例如思捷環球(330)股價由以往超過$100,趺到現在的$9.15,技術上來看思捷的超賣(RSI)訊號一早出現了,為什麼股價還趺勢未止呢 ?


有效市場假說(EMH)的提出者 - Eugene Fama
種種技術分析不能解釋的現像,後來就有很多人對技術分析提出了反駁,包括後來的Wellies wider(對...這就是剛才提到那個創造了多個技術分析指標的人),他以亞當理論(Adam Theory)取代自己創造出來的指標,而且更在一次接受訪問中叫人不要再信自己創造的指標了,Adam Theory重點就是在於任何一套技術指標,都不可以反映股價走向,他提出每一套指標都有其缺憾,不能反映全面的市況,簡單來說就是叫人看 "勢" 而買入,看 "勢" 賣出 (更簡單的話,可以在youtube裹看到曹仁超講的 "勢")。後來更有影響深遠Eugene Fama提出的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內容大概是提出所有資訊一早已經反映在股價上,所以所有技術分析都沒有用的。


技術分析的可取之處 ? 

由以上的歷史發展來看,大概就導出了技術分析局限的地方,在我自己來看,技術分析在某些條件下還是很有用的,叫做多提供一個短期參考指標吧(而且某個程度上是一種心理行為的表現),我也試過由這些指標賺了不少,但事實上這些指標不能夠反映公司的實際營運能力,股價長遠的高低很大程度上還是由公司實際盈利能力主導,盈利表現差而不斷出現超賣訊號也是十分正常,加上隨著資訊的流通及知識傳播的加快(市面上有講技術分析的書,有學校會辦技術分析課堂,世界上更有專門研究技術分析的學院),這些工具被太多人掌握了,大型的投行及對沖基金更有能力以此作一個反向操作,小股民不懂得這些道理,只會成為大型投行及對沖基金下的犧牲品 (操作很複雜,這裹按表不下),而這個原因正正導出了為什麼依賴指標而賺錢的人愈來愈少。巴菲特(Warren Buffett)講得好,他說依靠把歷史放入賽局的人,最有錢的應該是圖書館理員吧。大家也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了吧。

作為第一篇文章,我把這說成是序,因為我是希望告訴大家,在股市中千萬不要隨波逐流,想要勝出就要建立自己的一套看法 (我稱為藍海視野),這個才是致富的關鍵。
第一篇文章作為開頭來說的話,可能對讀來說有點困難,下一篇會跟各位談談我最近兩星期大量部署的農產品市場(這個應該比較容易看明),一些少人談論的投資工具及策略,這也算是我藍海投資的其中一種策略吧。而且...這個日記應該要有什麼鋪排的吧,我初步分開九個範疇,下次跟大家談談吧。